一、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
当前,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,养老院的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。据统计,全国养老机构每年因跌倒导致的重伤事故占比达32%,吸烟引发的火灾事故年均增长15%,而传统安防系统普遍存在响应滞后、误报率高、数据孤岛等问题。大唐控制针对养老院场景研发的极早期预警系列产品,通过融合物联网、AI算法与多模态感知技术,实现对跌倒、吸烟、火灾等风险的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,满足《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》(GB38600-2019)等强制性标准要求,构建“预防-响应-处置”的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。
二、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
1. 系统架构图
2. 多模态感知层
- 跌倒监测:采用60G毫米波雷达(大唐控制产品),通过多普勒原理与神经网络算法融合,实现静止/移动状态下的跌倒检测,准确率≥99%,响应时间≤6秒,加配套摄像机抓拍隐患场景可进行远程手机/监控屏幕复核,可确认是否真正跌倒。设备支持置顶安装(2.6-3.3米),探测范围约9-19㎡,可穿透衣物且不涉及隐私影像采集。
- 吸烟及火焰隐患识别:部署“火苗+微烟雾+摄像机”,实时识别吸烟行为,误报率<0.5%。加配套摄像机抓拍隐患场景,可进行远程手机/监控屏幕复核,可确认是否真正有吸烟行为及火灾安全隐患。
3. 应急响应层
- 现场声光报警:内置110dB高分贝扬声器与红闪灯,触发报警后值班室远程音箱自动播放语音提示(如“102房间检测到跌倒,请立即处理”)。
- 移动端推送:通过大唐移动自研的物联网平台,实时向管理员手机发送报警信息,包含位置文字描述、现场图片(仅火灾/跌倒场景)及语音播报。
- 远程联动:支持与消防系统、门禁系统、呼叫中心对接,自动启动应急预案(如开启应急照明、关闭燃气阀门)。
三、实施部署方案
1. 硬件部署
- 跌倒监测:在卧室、卫生间、走廊等易跌倒区域按15㎡/台密度部署毫米波雷达,设备通过磁吸式支架安装,支持PoE供电。
- 吸烟识别:在公共活动区、楼梯间等禁烟区域安装火苗探测报警器、微烟雾报警器。
- 火灾预警:在厨房、配电室等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烟感报警器,可联动喷淋系统。
2. 软件集成
- 管理平台:采用大唐控制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,支持多院区集中管理,提供实时数据看板、历史记录查询、统计分析等功能。
- 移动端:支持多账户权限管理、消息推送、图片回放等。
- 第三方对接:提供标准接口,可与现有HIS系统、电子病历系统、呼叫系统无缝对接。
3. 实施流程
表格
阶段 主要工作 周期
需求调研 现场勘查、现有系统评估、老人行为分析 2天
方案设计 设备选型、点位规划、系统架构设计 1周
设备采购 硬件采购、平台部署、算法训练 2周
安装调试 设备安装、系统联调、测试 2周
人员培训 管理员操作培训、应急预案演练 1周
验收交付 系统验收、文档移交、售后服务协议签订 1周
四、技术优势与创新点
1. 极早期预警:通过毫米波雷达与火苗探测、微烟雾探测融合感知,实现风险的“秒级发现并实时多维度预警”。
2. 低误报率:采用多种传感器数据融合与AI算法优化,跌倒误报率<1%,火灾误报率<0.3%。
3. 隐私保护:跌倒监测仅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人体运动状态,可不涉及视频采集,符合相关法规要求。
4. 兼容性强:支持Modbus、MQTT等多种协议,可与主流安防系统无缝对接。
五、效益分析
1. 安全效益
- 跌倒事故率降低60%,吸烟引发的火灾风险减少80%,火灾响应时间缩短80%。
- 符合《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》要求,通过消防验收与第三方安全评估。
2. 经济效益
- 初期投资:包含硬件设备、平台部署、安装调试。
- 运维成本:含设备维护、流量费用、算法升级。
- 人力节省:减少30%的巡查人力,降低护理员工作强度。
3. 社会效益
- 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,增强老人及家属信任度,助力打造智慧养老示范项目。
- 响应国家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”战略,推动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。
六、售后服务与保障
1. 7×24小时技术支持:提供400热线、远程运维、现场服务三级响应机制。
2. 定期巡检:每季度进行设备状态检查、数据校准、算法优化。
3. 系统升级:免费提供平台功能迭代、算法模型更新。
4. 数据安全:通过ISO/IEC 27701隐私管理体系认证,数据存储符合等保三级要求。
七、方案总结
大唐控制养老院极早期安全预警系统通过“感知-决策-响应”的闭环管理,为养老院重点安全隐患(跌倒、吸烟、火灾)提供了一套高效、可靠、合规的安全解决方案。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,为智慧养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施范式。
2025年4月8日